关于
About

党建
Party

活动
Activitie

资讯
News

  

28
2025.09

2024年度深圳市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

  2023 年,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创业投资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创新活力。凭借“双区”驱动战略,聚焦“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创投环境,深化金融改革,强化产业支撑,促使创业投资行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能提升。
  行业整体稳健增长,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2023 年,深圳创业投资行业整体规模稳居全国前列,管理基金数量达7,731 只,存续规模突破1.52 万亿元,同比增长1.4%。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深圳依托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力量,成功推动行业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头部机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效应愈发显著。管理规模超50 亿元的头部机构增至68 家,贡献行业近六成规模,前10%的机构管理规模占比达74.7%,尾部机构加速出清,全年注销管理人314 家,行业生态呈现“优胜劣汰、进出有序”的良性循环。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外资控股管理人管理规模高达1,268.7 亿元,较去年增长43.8%。QFLP 试点的深化进一步促进了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其中前海片区试点规模更是达到了395.4 亿元,标志着国际化布局已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行业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基金托管率达60.3%,异常经营机构数量同比下降51.6%,资本运作透明度与合规性进一步增强。
  政策创新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创业投资发展,始终致力于政策创新与制度层面的突破,为创投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23 年,深圳修订《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覆盖“募投管退”全链条的17 项支持举措,包括对投早投小的创投机构给予最高500 万元奖励、优化FLP/QDIE试点机制等。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持续扩容,天使母基金累计带动社会资本超230 亿元,新设20 亿元科创种子基金填补极早期科技成果转化空白,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矩阵。
  品牌活动“深圳创投日”成为行业标杆,全年签约基金规模超1,130 亿元,服务企业超1.4 万家,推动创新资本与产业链深度对接。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增强,福田、前海等区域成功打造国际风投创投街区,吸引了红杉资本、IDG 等顶尖机构入驻,构建了“政策—资本—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
  资本赋能实体经济,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深圳创投行业秉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核心战略,2023 年共投资中小企业项目13,221 个,占比66.1%,其中种子期/起步期项目占比高达45.4%。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在投本金达到905.8 亿元,同比增长19.3%。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资本聚焦领域,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科技等行业投资增速领先,半导体在投本金达732.1 亿元,生物科技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2.5%,硬科技领域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在服务‘20+8’产业集群方面,投资重点聚焦于这些领域,其中77.5%的在投项目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有力推动了深圳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创投基金投向深圳本地项目4,792 个,在投本金1,099.4 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57.8%,助力大疆创新、云天励飞等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此外,深港联动持续深化,前海河套合作区成为跨境资本流动试验田,为深圳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提供通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方向明确
  深圳创投行业虽成绩显著,但仍需应对多重挑战:募资结构偏重中长期资金,市场化资本比例偏低;IPO 阶段性紧缩使得退出周期变长,协议转让成为主要退出渠道,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高层次创投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深圳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拓宽国际资本合作渠道,深化QFLP/QDIE试点改革,促进跨境资本双向自由流动;充分利用大湾区协同优势,积极探索投贷联动、科技金融等新型模式;推动S 基金、并购重组等多元化退出渠道建设;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弥补人才缺口,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全球创投生态树立“深圳样本”。
  本报告系统梳理2023 年深圳创投行业的发展脉络,结合国内外经验与数据,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及创业者提供深度洞察与战略参考,共同助力深圳迈向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创投中心。


附件下载



2024年度深圳市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
2025年09月28日 17:30:19
阅读 143

  2023 年,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创业投资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创新活力。凭借“双区”驱动战略,聚焦“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创投环境,深化金融改革,强化产业支撑,促使创业投资行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能提升。
  行业整体稳健增长,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2023 年,深圳创业投资行业整体规模稳居全国前列,管理基金数量达7,731 只,存续规模突破1.52 万亿元,同比增长1.4%。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深圳依托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重力量,成功推动行业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头部机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效应愈发显著。管理规模超50 亿元的头部机构增至68 家,贡献行业近六成规模,前10%的机构管理规模占比达74.7%,尾部机构加速出清,全年注销管理人314 家,行业生态呈现“优胜劣汰、进出有序”的良性循环。
外资参与度显著提升,外资控股管理人管理规模高达1,268.7 亿元,较去年增长43.8%。QFLP 试点的深化进一步促进了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其中前海片区试点规模更是达到了395.4 亿元,标志着国际化布局已初见成效。与此同时,行业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基金托管率达60.3%,异常经营机构数量同比下降51.6%,资本运作透明度与合规性进一步增强。
  政策创新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生态体系不断完善
  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创业投资发展,始终致力于政策创新与制度层面的突破,为创投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23 年,深圳修订《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覆盖“募投管退”全链条的17 项支持举措,包括对投早投小的创投机构给予最高500 万元奖励、优化FLP/QDIE试点机制等。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持续扩容,天使母基金累计带动社会资本超230 亿元,新设20 亿元科创种子基金填补极早期科技成果转化空白,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矩阵。
  品牌活动“深圳创投日”成为行业标杆,全年签约基金规模超1,130 亿元,服务企业超1.4 万家,推动创新资本与产业链深度对接。空间集聚效应显著增强,福田、前海等区域成功打造国际风投创投街区,吸引了红杉资本、IDG 等顶尖机构入驻,构建了“政策—资本—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
  资本赋能实体经济,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深圳创投行业秉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核心战略,2023 年共投资中小企业项目13,221 个,占比66.1%,其中种子期/起步期项目占比高达45.4%。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在投本金达到905.8 亿元,同比增长19.3%。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资本聚焦领域,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科技等行业投资增速领先,半导体在投本金达732.1 亿元,生物科技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2.5%,硬科技领域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在服务‘20+8’产业集群方面,投资重点聚焦于这些领域,其中77.5%的在投项目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有力推动了深圳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创投基金投向深圳本地项目4,792 个,在投本金1,099.4 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57.8%,助力大疆创新、云天励飞等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此外,深港联动持续深化,前海河套合作区成为跨境资本流动试验田,为深圳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提供通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方向明确
  深圳创投行业虽成绩显著,但仍需应对多重挑战:募资结构偏重中长期资金,市场化资本比例偏低;IPO 阶段性紧缩使得退出周期变长,协议转让成为主要退出渠道,流动性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高层次创投人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深圳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拓宽国际资本合作渠道,深化QFLP/QDIE试点改革,促进跨境资本双向自由流动;充分利用大湾区协同优势,积极探索投贷联动、科技金融等新型模式;推动S 基金、并购重组等多元化退出渠道建设;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弥补人才缺口,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全球创投生态树立“深圳样本”。
  本报告系统梳理2023 年深圳创投行业的发展脉络,结合国内外经验与数据,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及创业者提供深度洞察与战略参考,共同助力深圳迈向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创投中心。

附件下载